当前位置: 主页 >> 佳能复印机

佳能5250复印机上市

来源:复印机维修网   浏览量:9   发布日期:2022-07-30

佳能5250复印机上市(佳能5250复印机)

1:如果你对微单市场上的各种品牌机型参数镜头等等一头雾水,连曝光三要素是啥都不知道,那么看完这个帖子基本上就知道该买啥了。

2:如果资金很多(最好一万五以上)而且对便携性不是特别敏感,买索尼的全幅(A7系列)一般是不会错的。不过今天我们只为穷苦人民服务,有钱人可以直接关闭页面了。

3:有几个品牌可以直接枪毙:富士、三星尼康和宾得。其中三星尼康宾得可以一棒子打死。富士有个别产品其实还行,但绝大多数都是坑爹货,强烈不推荐新手购买。有人说富士相机颜值高,既然你是按照颜值来挑选相机的人,那你不需要看新手指导的对不对?当然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会把富士个别不坑爹产品挑出来放在最后说一下。

4:目前有很多微单(尤其是奥林巴斯)虽然卖得很贵然而连基本的追焦能力(对运动物体连续对焦的能力)都没有,拍宠物、拍小孩时直接扑街。我强烈建议小白买一台追焦能力合格的机器,其中价格比较低(7000元以下)的包括:索尼A6300/A6000/A5100,松下GX8/GX85/G85/GF9/G7/GH4,佳能EOS M5。再去掉快门有缺陷的震动狂魔G7/GX8和主要为视频工作者准备的GH4,你会发现其实也就剩下三个品牌七台机器,这就比较好选鸟。

5:如果预算不够负担以上七台,也可以考虑放弃追焦买更便宜的入门机作为敲门砖。此类机器中在产的包括:索尼A5000佳能EOS M10/M3,松下GF8,一共也就四台。勇士们也可以考虑二手的停产/在产机型,这个选择面就很广了。一般来说二手机身比二手镜头靠谱,除了外观破损以外不会搞出太多幺蛾子。当然买二手出了问题本人一概不负责任。

6:这年头就不要惦记低端单反了,配置都是什么五面镜瞎眼器,9点跑焦系统还不带微调,单波轮,6帧秒射缓存,没肩屏,这都是什么JB玩意?除了续航牛逼点以外,在座的入门单反都是辣鸡。

三大系统的基本特点:

============松下===========

使用M43卡口镜头(松下/奥林巴斯镜头)。

松下最大的弱点是由于传感器尺寸小天生画质弱一点,同样资金投入下在夜拍画质和虚化这两项上指标一般输给索尼/佳能,但也有一些独门绝技:所有机型都有出色的单次对焦速度和弱光对焦能力,机身操作响应速度极快,和索尼/佳能相比仿佛刚拆箱的安卓 vs 装满了全家桶的安卓,触摸屏几乎是标配而且UI设计极为科学。这几项可以统称为松下的被动技能(单次对焦/弱光对焦/高速响应/触摸),而且可以说全都是行业标杆级的。4K视频基本也是标配。

松下的追焦原理比较特殊,有一定副作用:使用奥林巴斯镜头时丧失追焦能力,即使搭配自家镜头视频追焦能力也明显落后于索尼/佳能。

镜头群方面,M43卡口拥有覆盖最完善的镜头群,既可以穷玩也可以富玩,但高端头往往遭到全幅降维打击,性价比较低,建议以穷玩为主。最大的优势是几乎各个焦段都有极其小巧的镜头,很容易凑出一套超便携系统。主要硬伤是超广角严重弱于索尼/佳能,发烧级风光爱好者或想拍星空/极光的可以直接枪毙。

特色功能:

40FPS超高速连拍:锁定焦点/曝光,只能输出三百万像素JPG

先拍照后对焦:不断变换焦点在1秒内连续拍摄三十张照片后再从中挑选自己满意的,只能输出八百万像素JPG

============索尼===========

使用E卡口镜头。可以使用自家全幅镜头,习惯上称全幅头为FE镜头。

索尼的截幅微单一般操控和体验偏弱,设计哲学叫“能用就行”。但在画质、连拍和追焦等性能指标上则相当疯狂,属于不太好驾驭的野马,骑熟练了之后跑得最快,连西方记者都撵不上。得益于巨大的销量其第三方配件支持也比较丰富,性价比超高的国产闪光灯或是一两千块钱的潜水壳等应有尽有,不像多数松下机型连个竖拍快装板都买不到。往上一级还有画质更强的全幅A7系列,方便进一步发烧的人穷三代。整体来看在微单里索尼的系统完备性是最接近传统单反的,适合有兴趣学习摄影的人深入发展。

其主要弱点还是在于镜头,特别是长焦和大变焦明显弱于松下/佳能。但也有几个强势镜头如E10-18、E50和适马30F1.4。虽然索尼也可以转接佳能EF镜头、EFS镜头或者自家的A口镜头,但真正能玩爽的只有A6300,A6000/A5100的转接限制颇多。

特色功能:

多帧降噪:大幅提高夜景画质,只对静态场景有效,只能输出JPG

平滑反射(付费APP):在没有ND滤镜的情况下依然能拍出慢门效果,风光神器

============佳能===========

使用EFM镜头。可以以极低的成本转接自家单反的EFS镜头/EF镜头。

佳能和索尼的情况刚好反过来,机身性价比相当糟糕,但是镜头群颇有意思。虽然原生EFM镜头数量稀少,但一旦算上单反镜头之后佳能反而是目前最没有镜头硬伤的微单系统,任何题材都能驾驭,而且几乎所有焦段都有价格非常白菜的镜头,其中甚至不乏不仅便宜而且碾压友商的EFM22/EFM28等。当然也有一些是品质比较低的,但不挑剔的话也足以满足家用。佳能镜头最大的问题反而是等效50mm和75mm只有便宜货可选,想买牛逼一点的还真没有(或代价太高),但据传佳能将在短期内弥补这两个短板(不敢保证)。如果你只买一两个镜头的话那么佳能并不适合你,但是倒腾的镜头多了之后很容易把机身上的差价补回来。

特色功能:

不仅没啥特殊技能而且佳能的微单全都不支持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景拼接。

机身介绍

注意之后的机身/镜头售价全部取自奶茶东,只是让你大概有数一下。有些海淘机器/拆机镜头可能远比奶茶东便宜,搞活动时也可能出现怪力乱神的低价(特别是入门机)。

之前列出的11台机身里个人最推荐的主力机型分别为索尼A6000、松下GX85和佳能M5,在各自品牌内都可谓是性能、操控、功能、便携性和价格等各方面的最佳平衡点,除非你的需求非常专业否则基本没什么短板,对业余用户来说是可以战斗很多年不升级的机器。而A6300和G85则是A6000/GX85的高配版,GF9和A5100属于简配版。剩下的在性能上都属于入门机。

============主力机型===========

索尼A6000(套机4200元):不出意外是有史以来销量最高的微单,人称微单吧吧机,自然有两把刷子:三台主力机里拍照性能最强(11FPS追焦连拍)+价格最便宜+便携性最好,对GX85实施画质压制对M5实施价格压制。虽然小尺寸低像素的屏幕、144万分辨率的EVF、没有水平仪等缺点引人诟病(索尼哲学:能用就行),但整体来看瑕不掩瑜,属于能抓耗子的好猫。除此以外EVF尺寸达到0.71x,手柄握持感出色,缓存也达到25张。视频方面1080P的规格和画质都不甚理想,不敌GX85和M5。但从纯拍照角度来看,如果你对品牌和镜头等没有特殊偏好的话A6000依然是三台主力机里面最值得购买的一台。功能性缺陷:自拍,静音快门

松下GX85(单机4200元):从纯拍照角度来说相比A6000略显弱势,6FPS的追焦连拍和画质都落于下风,但也有一些优点:松下被动技带来的出色体验;非常慷慨的44张缓存;连拍时提供实时取景(LV),不像A6000和M5在连拍时显示画面和现实有大约0.1秒上下的延迟,虽然听起来不高但遇到高速物体时还是有一点影响。视频上显著强于A6000/M5,规格达到4K的同时又有机身防抖确保画面稳定性,三台主力机里视频无悬念最强。主要缺点是16:9长宽比的EVF导致实际画面面积只有0.57x,比较捉急;手柄浅薄,握持感不如A6000/M5。总体来讲性价比足以和A6000平起平坐,虽然画质性能稍弱但是体验和视频很强,可以根据自己所需镜头来决定到底买哪台机器。功能性缺陷:自拍

佳能EOS M5(套机6800元):有点类似于操控加强版A6000,多了一个波轮,支持触摸,屏幕可以向下翻转180度实现自拍,操控体验相当出色。但是为了这点优势竟要付出2000多元的差价,简直就是杀猪。性能上其实7FPS的连拍、16张缓存以及对焦范围等各个细节都落于下风,而且还有一些蛋疼的毛病比如直接按下快门时有明显快门时滞等等。所以还是那句话:这个机器必须搭配一大堆佳能的廉价镜头才有优势可言。视频画质和A6000相当,但电子防抖+触摸切换焦点使得其易用性明显高于A6000。EVF未公布详细尺寸,但个人目测(不一定准确)比较小,可能在0.6x出头。闪光灯不能跳闪。功能性缺陷:静音快门

============高配机型===========

松下G85(单机5250元,港货):又名G80。性能方面几乎跟GX85一模一样,但是功能和配置有所加强:EVF扩大到了足量的0.74X,屏幕可以多轴翻转(自拍),手柄加大使得握持感大幅提升,多了个波轮和麦克风接口,机身改为金属且天候密封,提供闪光灯红外遥控(但失去跳闪能力),增强视频调色能力。配置上可以说几乎没有死角。当然这么多升级也不是免费的,一方面价格提高了不少,另一方面机身重量达到505g。对家用用户来说绝大多数升级略显多余,适合有特殊需求(尤其是视频)的用户。功能性缺陷:无

索尼A6300(单机6200元):本文所有机型里追焦能力最强的一台。功能上也增加了广受好评的眼部追焦,连拍降速到8FPS时提供LV,大幅提升转接性能,配个四五百的唯卓二代转接环即可驾驭大量佳能单反镜头。配置上机身改为金属且天候密封,EVF像素提升和刷新率提升,提供电子水平仪和静音快门,补足了A6000的短板。但真正脱胎换骨的地方还是在于视频:清晰度碾压松下(虽然都是4K),弱光下的表现堪称夜视仪,1080P下拥有120P慢动作拍摄能力,且可以使用过去专业摄像机上才有的SLOG调色功能。可惜既没有机身防抖也没有触摸屏,需要搭配稳定器之类的工具使用,虽然画质牛逼但对业余用户来说反而不如松下的视频易用,而且视频下根据人品高低可能出现过热关机问题。总体来看A6300虽然性能配置都有相当提升,但A6000本身已经非常出色,省下来的钱完全可以额外配一两个定焦。当然对追焦性能要求很高的用户(比如拍娃)或者转接党也值得考虑。功能性缺陷:自拍

============简配机型===========

A5100/GF9这两台简配机有很多共通点,可以放到一起说。相比大哥A6000和GX85都缺少两个关键配置,第一是EVF,这玩意明面上的作用是帮助你在强光环境下看清画面,实际上更主要的是使用EVF时你除了拍摄画面以外啥都看不到,有很强的沉浸感。这么描述可能有点玄学,总之这是一个没用过的人觉得没有也无所谓、但用过的人往往无法割舍的东西,绝大多数老司机拒绝没有EVF的相机。第二没有热靴,丧失了外接闪光灯等配件的能力。除此以外这两台机器都只有一个波轮且缺少自定义按键,在A档和S档还可以勉强玩耍,M档下生活不能自理,可见都是纯粹为新手设计的相机,一旦你水平提高之后很难忍受其操控。但它们也有一个足以让很多人枪毙掉大哥的优点:可以自拍(大哥们也可以连接手机自拍,但便利性不可同日而语,大哥只能偶尔自拍,小弟可以天天自拍)。售价上两台小弟虽然比较便宜但考虑到外接EVF的售价往往就接近一千大洋,其实性价比一般不如大哥。主要适合一类人:不想深入学习摄影,只想买台非常轻便的相机用傻瓜档随便玩玩,喜欢自拍以及拍猫/拍狗/拍娃等运动物体。

索尼A5100(套机3200元):除了连拍阉割到6FPS以外性能和大哥基本一模一样。这货机身上还有个问号键,按下之后可以给你讲解相机各个功能以及提供拍摄指导,足见其目标客户。机身极其轻便(283g),但因为大哥的体重也只有344g所以优势不太明显,反倒是手柄缩小之后握持感严重下降,更适合小手人士。功能性缺陷:热靴,EVF,静音快门

松下GF9(暂未出货,官方定价套机550美元):又名GX850。总体来说比A5100更有购买价值,一是松下被动技一套,二是有大量便携镜头用来搭配其269g的超轻机身,而索尼类似的镜头并不多。另外其大哥GX85其实是比较重的(426g),一旦降级可以直接省出一个镜头的重量。两大弱点是孱弱的续航和1/50秒的快门同步速度,但快门同步速度这个东西吗对新手来说没有特别大的影响。除了适合要求不高的业余用户以外也适合那些追求极限便携的人。功能性缺陷:热靴,EVF

============入门机型===========

这种机器基本上是能按快门能成像就行,性能和画质不要纠结太多,可以重点考虑镜头群和外观。

索尼A5000(套机2400元):这机子有多屌呢,相比A5100居然又阉掉了触摸屏,我他妈要报警了……触摸屏这个东西对老手来说其实不是必要配件,但面向纯新手而且本身只有单拨轮的情况下还没触摸实在是底线丧失。屏幕分辨率更是进一步降低。除此以外倒也没啥毛病,但预算吃紧又想入索尼大法的人其实也可以考虑二手的停产机型NEX5T/5R,双波轮+触摸直接打得A5000原地升天。功能性缺陷:热靴,EVF,静音快门

佳能EOS M10(套机2400元):和A5100一样是单波轮+触摸屏。这机器最大的毛病就是慢,操作也慢对焦也慢,特别是触控直接拍照那真叫一个慢拍的优雅。不过2400的套机价格你也不要纠结啥了,起码应付静物是没问题的,加上佳能超便宜的镜头可以组成终极破烂王,可能是不买二手的情况下门槛最低的体验可换镜头相机的方法。触控界面和菜单设计非常适合新手。功能性缺陷:热靴,EVF,静音快门

佳能EOS M3(套机3300元):相比M10提升幅度很大,主要是模式转盘+三波轮,嘿呀!这操控比GX85和A6000还溜。而且还配有热靴。对焦速度明显快于M10,基本进入正常相机行列,可以说多出来的一千块没白花。但是这个价格离A6000其实也相去不远了,没有EVF+基本残废的追焦肯定是要跪着喊A6000爸爸的,所以此机主要适合那些看中佳能镜头群、买不起M5但是又看不上M10的人。功能性缺陷:EVF,静音快门

松下GF8(套机2700元):没啥好介绍的,基本上就是没有追焦能力和4K的GF9。依靠松下传统被动技足以吊打没有触屏的A5000和上个世纪穿越回来的M10,堪称在产入门机之王。淘二手的话老的GF系列/GM系列、奥巴带机身防抖的EPL/EM系列等等只要够便宜都可以考虑,因型号众多此处不多做介绍。功能性缺陷:热靴,EVF

镜头篇:

市面上的镜头保守估计也得有三四百个,不可能全部都介绍一遍,我只会挑一些我认为值得新手购买的镜头出来,太权贵、太辣鸡或者又权贵又辣鸡的就不废话了。基本上常用镜头也覆盖得差不多了。

镜头这玩意最重要的参数当然是焦距(XX mm)和光圈(F X)。前者决定了你的拍摄题材(焦距越短视角越广,焦距越长视角越窄或者说看得越远),后者决定了虚化能力和弱光题材下的拍摄画质(所谓弱光题材一方面是夜景,一方面是高速运动物体),数字越小越牛逼,每缩小1.4倍相当于强一档,比如说F1.4光圈比F2强一档,F2比F2.8强一档。

需注意的是非全幅相机需要将镜头的焦距和光圈乘以转换系数得到等效焦距和等效光圈,这才是对你而言真正有意义的数字。其中M43(松下/奥林巴斯)的转换系数为2,比如25mm F1.7相当于全幅的50mm F3.4。佳能为1.6,索尼为1.5。包括索尼50mmF1.8的全幅镜头插到截幅相机上实际效果等于75mmF2.7,放在全幅上才相当于50mmF1.8。

镜头的光学素质有牛头狗头之分,所谓牛头体现在锐度更清晰、紫边更少、抗炫光更出色和暗角畸变更小等各方面,不过这些东西对新手来说意义不是很大,因为即使是狗头在24寸的显示器上看效果也是很不错的,牛头的优势一般要打印大幅照片才能看出来。建议新手更关注镜头的价格和便携性(尺寸/重量),其次是防抖、对焦等等。

一般来说新手应该拥有的第一个镜头是所谓的标准变焦,也是各家搭配相机出售的套头。其焦距在等效24-70mm左右,基本就是一般人最常用的焦段,可以用最低的价格(一般在600元左右)体验各个焦段的特点,一般套头玩熟了之后就知道自己第二个镜头该买啥了。相机圈的一个不良风气叫“套头是辣鸡根本不用买”,由此衍生出两个流派:第一派直接买了定焦,第二派买了更高级的标变。本人强烈不推荐新手这么搞,只用定焦的那是已经看尽人间繁华的老司机,明确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可以牺牲什么,你一个新手嘛都不懂就直接买定焦那完全是自虐。事实上尽管我有三定三变但现在最常用的镜头依然是套头,因为24-70的焦段覆盖它就是非常好用。至于第二派买奥巴12-40、索尼16-70这类四五千块的权贵级标变的其实也不推荐,第一是光圈依然不够大,相比套头属于五十步笑百步,玩虚化夜拍还是不利索;第二我们说过了,镜头的素质对多数人(尤其是新手)而言没有太大意义;第三这类权贵头经常被全幅一千块钱狗头一个降维打击直接干死,非常尴尬。非全幅用户用同样的资金买一个套头加一个定焦还能找回来一两千,除了要换镜头有点麻烦以外基本上全方位完爆这类权贵头。只有一种情况适合抛弃套头,那就是直接购买大变焦。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你除了套头以外不准备买任何镜头的话,其实我更推荐买一英寸卡片机,详情见:http://tieba.baidu.com/p/4955354851?pn=1

至于第二个镜头的选择范围就很广了,既可以扩大焦段(长变焦或超广角变焦,适合旅游用户)也可以扩大光圈(定焦)。个人推荐先买一支大光圈定焦,暴增的虚化能力可以立刻和卡片机/手机等拉开十条马路的差距,让你迅速感受到“这相机没白买”并成为朋友圈装逼侠。个人认为多数用户其实只要有套头+一支定焦就算差不多了。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几种常用镜头:套头、85mm定焦(人像头)、50mm定焦(标头)、35mm定焦(人文头)、长变焦、大变焦、超广角变焦、超广角定焦和微距。虽然还有很多其它类别的镜头,不过以上这些属于最为常用的。

友情链接